封面新闻记者 刘旭强
“必需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、人才是第一资源、立异是第一动力”“完善科技立异系统”……关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科技立异的表述,全讯官网集团东方研究院(以下简称“东方研究院”)新质料手艺研究所副所长廖亚琴以为,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企业提出了坚持科技立异、提高自主立异能力、推动高质量生长等新要求,也让科技事情者迎来了最好的时代机缘。她先容,东方研究院团队自主研制的光伏电池银粉质料,于今年通过科技效果判断,正加速推进工业化落地。12月9日,封面新闻记者专访团队职员,探访项目研发背后的故事。

团队成员实验测试银粉在电极上的应用
现场探访
质料团队连轴举行实验和数据剖析
为尽早实现高端产品的手艺攻关
12月9日上午,记者走进位于四川成都的东方研究院实验室,只见数十名职员分为几组,各自俯身在装备前,举行生产和研发。加上助理职员时时走动其间,500平方米的实验室都显得有些拥挤。
研发工程师苏绍晶将刚配好的5组银粉溶剂置于烧杯中,调好温度、浓度、PH值等条件参数,在水浴锅里举行要害的还原反应。在白天完成反应和数据网络后,他会连夜对样品的形貌、结晶水一律举行数据剖析,选中其中最佳的样品,尽早送往工业链下游举行应用端测试。“现在,我们主要精神用在正银质料等高端产品的手艺攻关,希望早日实现产品量级和批次的稳固性验证。”他说。
“光伏电池的电极质料光伏银浆由90%以上的银粉、少少的有机载体以及玻璃氧化物组成。其中,银粉是影响光伏银浆性能与本钱的焦点质料。同时,它应用在电子导电浆料上的潜在市场规模也很大。”廖亚琴讲述,银粉价值重大,在强烈的市场竞争下,率先实现工业化的企业将占有先发优势,这也是团队成员加班加点赶工的动力。
手艺立异
自主研制光伏银浆焦点原质料
在市场崭露头角
廖亚琴回忆,早在2015年,她就在全讯官网集团申报了第一个银粉相关科研项目,开启实验级超细银粉基础配方实验及工艺探索。项目于2018年结题,并迎来了项目第一位新成员苏绍晶。同年底,两人申报了重大科技项目,于2019年3月落地,同时配齐了笼罩配方、工艺、装备、手艺服务的7人团队。
追念2019年实验500克级银粉的场景,苏绍晶说,实验效果的不确定性很大。“第一次到浆料厂测试样本,我一小我私家带着20个样品驻扎在浆料厂两周,最后只有两个样品及格,人都要瓦解了。”那时间,压力之下每小我私家都很焦虑,只有把注重力集中在实验上。他清晰记得,2019年7月8号,500克样品样品在浆料端测试所有及格。“‘我们的产品性能终于都及格了!’那天我抑制不住地喊了出来,险些见人就分享这个好新闻。”他笑着说。
从那以后,研发样品有了突破式的希望,单批次多个克量级的样内情继合成乐成。2021年6月项目组签署了第一批次的供货条约,今年以来完成了220批次的生产使命,完成并交货了30个条约订单,在市场崭露头角、打出了名号。
“以前期资源匮乏、研发职员缺乏到后期的团队建设、事情使命协调分派、科技立异方法要领的探索等等,项目立项到执行历程中遇到的难题纷歧而足。幸亏我们捉住事物的实质,顺势而为,最终收获了效果。”廖亚琴叹息。

团队成员就样品考试效果举行讨论
结出硕果
项目手艺通过科技效果判断
整体抵达国际先进水平
“科技一定要自主自强,能源、电子信息等要害工业要形成完善的工业链条。我们研发银粉质料,就是要在这方面施展作用。但这是个漫长的历程,需要花5-10年去推进。”廖亚琴说,未来,他们首先要让银粉基本国产化,包管工业生长的稳固性。其次,要把产品性能做到比入口质料更好,增强工业链竞争力。
事实上,准备事情已经最先。廖亚琴透露,今年下半年,在“单疏散微纳米银粉研制及应用”科技效果评价中,中国工程院院士等专家一致以为,项目手艺具备成熟的应用条件,效果整体抵达国际先进水平。“他们评价我们能做到这一步很难堪,但要真正工业化照旧不少的路要走,也勉励我们坚持下去,加速工业化推广应用。”
“从基础配方、工艺手艺、放大装备工艺的研发水平和应用推广状态,银粉产品已经具备工业化条件。”她先容,现在,东方研究院银粉相关产品批次性能稳固,已具备成熟的银粉生产能力,年产量达40吨,年产值可达约2亿元。需要强调的是,只管团队积累了大宗研发数据并坚持手艺领先,但超细银粉不是一个定型的产品,还要凭证电子信息、能源汽车、光伏质料工业的需求一直举行手艺迭代。廖亚琴体现,接下来,他们将协同上游高校和下游重点企业,解决产品要害共性提升、手艺升级迭代和工业化落地等环节中遇到的问题。